你的ID是什么?你的马甲是什么?

  •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添加时间:2004年1月25日 字体:

  • “你的ID是什么?” 在不经意当中,这己经是我们随时挂在嘴边的话。通过ID,我们既可以在网络上与对方联系,也可以在现实中与其交流,熟悉的陌生人越来越多。虚拟社区推出的ID注册制度,推动了自身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比较大的虚拟社区主要有:网易社区、天涯社区、E龙社区、西祠胡同、新浪主题社区、中国人社区、第九城市、亿唐盛世、腾讯讨论组、可乐吧游戏世界、罗马城等,单纯的BBS社区数量更多。这些社区的访问者基本上都在万人以上,多的高达百万,如西祠胡同从98年开放到2000年,短短两年,注册ID就达到了100万①,如今更是超过500万,活跃ID在10万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的周围,己经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启了虚拟社区的大门,这一举动将不可避免地会对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在对虚拟社区的观察中,我们发现ID注册制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网络传播模式,展现出了一些传播的新特点。







    一、公共性传播与隐密性传播同时并存







    虚拟社区的出现,使得网络媒体在进行大众传播之外,还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渠道,即通过ID实现私人交流,这里姑且将之称为隐密性传播。



    从目前各大虚拟社区的主要形式来看,其最基本的构成应该包话论坛群、聊天室、短消息发送。论坛群又按照社区的特色,分出多个类别,如城市类、游戏类、商场类等,从而满足日益细化的受众;聊天室则根据不同的主题,如地区、情感、行业、高校等,给社区成员创造一个个可以互相直接交流的领域;短消息发送则满足了社区成员要求和某个特定的人建立起某种联系的可能。从上面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出,聊天室和论坛群不仅满足了公共性传播的要求,而且还可以通过私聊等方式,实现和短信息效果一致的隐秘性传播。



    虚拟社区借助电子化、技术化的优势,在构建电子空间的同时虚构了一个“真实的心理现场”,所有在场或曾经在场的人都可以拥有双重身份,既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可以选择作参与者。在电子空间中,使得人们可以凭借ID这一“符号”身份,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交流与传播。



    一般说来,在虚拟社区中,只要网友注册过的ID,通过虚拟社区的查询功能,就能将其找出来。如果某人觉得有必要与该网友进行交流,可以选择发送信件、短信呼叫等方式与该ID联系,只要该ID登录社区,就能够得到回应,从而建立某种联系,实现互动交流。ID的出现使得网络在公共性平台之外承载新的任务,使之作为人际交流中互动的平台,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了网络传播的新特点。这一点是报纸、广播、电视,甚至初生时的网络都不曾拥有的功能,不失为人类传播的一大进步。



    通过ID除了可以进行人际交流外,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望,它使得很多人可以在不为他人知晓的情况下,获得关于对方的信息。以南大小百合为例,其拥有的站内查询功能,可以将某个ID在一段时间内的帖子(包括跟帖)全部查出,据此可以初步断定该ID的喜好、态度、发言水准等。点击该ID,还可以查到其上站IP(据此可推断其上网地点)、星座、上站次数、发表文章数、是否在线以及在线状态等情况,通过和站内其他相关ID之间的聊天、短信呼叫等功能,可以很轻易地就找出该ID主人的相关资料,如系别、年级、甚至姓名,而对方却一无所知。在一个偷窥成风的时代,虚拟社区推出的这一功能无疑受到了人们的欢呼。



    以网络作为公共空间和公共平台,再加上使用者个人化和隐秘行为,虚拟社区构成了既秘密又公开的复合情境。它独特的运作模式,将公共性传播与隐秘性传播同时纳入了自己管辖的范围,公共性的舞台上既展现了人人可见的动作表演,也展现了仅有少数人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公共而又隐秘的表演无疑为虚拟社区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也使得人类传播多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渠道。







    二、主体鲜明化与配角多元化兼而有之







    在虚拟社区诞生之前,网络上所有的信息是公开的,是面向所有人的,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材料,却无法与材料的主人交流,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却难以得到明确的回应,可以说,最初的网络是个无主的领地。个性突出、多姿多彩的ID的介入,使得虚拟社区这个大舞台上也展现出了各个不同的角色,主要成员形象日益鲜明化,次要成员的角色则趋向多元化,网络这一大舞台上的表演日趋立体化。



    首先,ID的常用性,使得网民可以从容地在虚拟社区中塑造新的个体,即网上主体。网络初生时,其隐匿性确实使人们获得了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相对安全性,很多人为此欢呼雀跃,一个人人畅所欲言的场所似乎招手可见,然而细想之下,其实不然。要进入虚拟社区并展开相应活动,必须提供个人的相关资料进行注册,尽管这些资料可能并不真实,但是ID的固定性,使得网民们的每一条言论均会给自己在网上的形象添砖加瓦,社区中的其它用户会根据这个ID的言论来判断其人其性,并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虚拟印象,即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媒体印象”。在固定的社区中,常用ID之间在事实上也构成了网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最终塑造出一个新的主体,网络传播使得个人超越自身,进而展现了全新的形象。



    然而,马甲的诞生,模糊了常用ID创造的形象,又塑造了更多的配角。所谓的马甲就是部分网友借助于网络远远大于现实社会的宽容度,一个人在社区中拥有两个或多个ID。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当矛盾冲突发生时,人们为了保持常用ID的一贯形象、使常用ID获益或者其它目的,有可能用马甲去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马甲是虚拟中的虚拟,它是网友为了掩饰常用ID所造就的网络印象而创造出来的。它流动性极强,可能只出现几次,从事活动亦会与常用ID有明显区别。马甲的加入,使得虚拟社区中的“流动人口”日趋增多,一方面,它们丰富了社区的活动,至少在表面上提高了社区的人气,但另一方面,它们也稀释了整个社区活动的有效性,使得大量有效信息被淹没,模糊了常用ID代表的形象。另外,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新人,任何社区总是不间断的有旧人离去,新人加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ID创造的网络形象是无法持久的。



    其次,ID等级制的划分,颠覆了虚拟社区曾经的平等话语权,塑造了一批社区的领导者。OP权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让斑竹、板斧在社区中树立了“虚拟权威”,充当了传播中的“把关者”和“舆论领袖”,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并无实权,但是在社区中,他们却起着“生死判别”的作用,只是这种控制要远比现实来得温和、缓慢而己。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曾说过,网络并非消失了权威,而是将之转变为看不到的,即“匿名”,在虚拟社区中,权威伪装成一般常识、科学、心理健康、正常状态、公众舆论等等,命令和压迫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温和的说服②。如此,各大斑竹、板斧,如西祠记者之家的版主“牛吃草”,中国城市论坛的“孙月”等,他们大多成了社区中最知名、最有权威性的一批人,享有较高的自由度,可以封住不受欢迎的ID,可以删除不受其欢迎的帖子,甚至可以改变社区的总体风格,对社区进行新定位。



    ID和OP权的使用,以及社区条例、爵位、等级等社区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开始逐步颠覆网络媒体曾经引以为豪的平等话语权,另一方面无品格的电子空间又开始与人性结合,形形色色的ID让网络摆脱了其他媒体的生硬面孔,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







    三、虚拟性生存与真实性传播并行不悖







    与传统三大媒体相比,网络媒体通过虚拟社区,第一次将虚拟与真实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完善的虚拟社区,我们基本上可以完成现实社区中所有的事情,如购物、发布信息、求职、聊天、交友、读书、学习、看电影、炒股票、玩游戏、养宠物、讨论时事、交流知识、调解纠纷甚至谈婚论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众多各具特色的社区中间找寻自己最满意的,我们可以象现实生活一样,积极发言、积极活动,争作“舆论领袖”,或者沉默不语、冷眼旁观,作一个“隐身人”。在虚拟社区中,其场景的逼真性、互动的即时性、范围的广延性、活动的丰富性等,比之现实生活,并无多少逊色之处,然而,我们又都明白,这只不过是我们借助于ID,在网络上实现的一种虚拟生存方式。没有虚拟社区和ID,一切都只能成为空想。



    虚拟社区,用英文表示为“virtual-reality”,即“事实上的,实际上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虚假的,不现实的”。③虚拟社区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事准则和方式,他的存在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并不以现实生活为惟一样板。诚然,社区活动里包含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做或必做的活动,但也有很多人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活动。在现实生活,我们很难想象,自己会和一个离自己千里之遥的人华山论剑,会赚取成千上万的“金币”,会在白宫里和朋友一起聊天,但在虚拟社区中就可以做到;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ID,即时面向全球同时发布信息、随时跨过太平洋购买物品、越过欧亚大陆游览巴黎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网民以ID身份登陆社区,加入各种活动,其目的远远不止将现实生活照搬照抄,搬进网络当中。事实上,他们更需要另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社区的挑战。传播学告诉我们,如果媒体不能够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受众的需要,迟早会被受众抛弃。现实生活的高强度、快节奏让很多人身心疲惫,他们加入虚拟社区,更多是为了寻求和现实不同的生活体验,因此虚拟社区就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想更新鲜、更刺激、更另类的活动来吸引网民、提高人气,如增开新版、改革老版、扩充服务内容等。



    虚拟社区不是现实生活的克隆,无论它的内容还是活动方式,都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在虚拟社区的成长过程中,现实生活始终如同一个样本,引导、规范着虚拟社区的发展。“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或给定仿真对象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 ④人们在虚拟社区的感受,可以用三个“I”进行概括,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人们沉溺于虚拟社区,与他人(ID)进行频繁的带有构想性质的交流。



       “虚拟不等于虚无或虚幻,虚拟社区虽然不同于现实社区,但人们却不能完全割断其与现实社区的联系。离开了现实社区,虚拟社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以对现实社区的否定作为构建虚拟社区的前提,那么,虚拟社区就可能失去其存在的根据或意义。” ⑤虚拟离不开现实,虚拟又超越现实,既虚拟又真实,这才是虚拟社区的本质。







    四、“地球村”与“部落化”相得益彰







    作为一种社区模式,虚拟社区就是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均衡的公共领域,它也具备了很多社区必备的要素和模式。它最基本的要素依然是人,最基本的关系依然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是在网络中,这种要素和关系都是以虚拟的形式存在。它有一定的人口,就是数目巨大的网民ID;它有一定的地域,即以各种互联网站为依托,在网站内部设立的电子活动空间;它有一定设施,即由“猫”和电话线连接起来的巨大空间,以及社区内部的各种板块;它有一定文化,即虚拟社区中独有的网络文化;它有一定社会组织,即各种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虚拟社区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各个成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认同与心理情感认同,他们在社区中找到了某种共性的所在。



    网络的全球性让虚拟社区摆脱了现实的限制,领先现实,形成了另一片更为宽广的空间,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率先在网络上演。人们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登陆进入社区,可以与社区中的任何一个人联系、讨论,从而满足自己寻求知识、结朋交友、宣泄情感等需求。网络的独特性使得人们可以超越地理限制,联系全球“同类”,共同营造网上心灵家园。



    然而,驱动人们加入虚拟社区的动因却远不是全球化的需要,而是接近性的需要。这种接近性包括心理接近与地理接近。首先,人们进入虚拟社区,加入什么活动,进入什么板块,求同是惟一目的。各大社区定位的不同,就是为了吸引不同需求的网民加入,满足他们结交共同兴趣朋友的愿望。其次虚拟社区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地球村”,确实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但并未做到彻底,地理接近性仍然是网民选择社区的一大标准。在很多虚拟社区中,本地用户都占到了绝大多数,而外地用户则相对较少。以西祠胡同为例,南京用户数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江苏省外用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游戏社区借助各种地方服务器对网民加以区分,各大校园BBS更是以本校学生为绝对主体。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虚拟社区在网络上联系上共同兴趣的一批人,在全球化的外表下,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网上“部落”。



    总而言之,伴随着ID在社会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虚拟社区将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承认与否,它在人类传播史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跳跃,这种飞跃不可避免地将会影响到人们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方式,而它所展现的这些新特点——既公开又隐秘、既真实又虚拟、既全球化又部落化,正在让人们经历着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体验,也使得传播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参考资料与文献:



    (1)http://www.hudong.sina.com.cn/case.html



    (2)《逃避自由》  (美)E·弗洛姆  台湾志文出版社第2版



    (3)《走进虚拟社区》 李纪 卫晓莉 《今日中国》2001年第4期P32



    (4)《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和应用》 汪成为、高文、王仁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P6



    (5)《虚拟社区: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3年第1期 P82

  • 上一篇:《网络无朋友》:友情,在网络上,真的已没有前途?
  • 下一篇:博客——复活网络精神(上)
  •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12月22日
  • 返回页面顶端
ppdesk